重慶儀器界沸騰了!可燃冰或能成為儀器市場的“藍?!?/p>
一類聲音認為,“從科學到技術創新要經歷知其然(發現現象)、知其所以然(理論理解)、造其然(技術上可行)、利其然(經濟上可行)的4個階段。中國這次突破的意義,就是讓利用‘可燃冰’達到了‘造其然’的階段?!?/p>
“這次中國之所以取得突破,就是因為把開采固體變成了開采氣體,在原位通過降壓把水合物中的甲烷釋放出來,直接采甲烷,同時整個過程都保持可控,沒有引發海底甲烷泄漏?!?/p>
“‘可燃冰’的開采十分費勁,它深藏在高壓低溫的海底環境,一不小心,就容易造成海底滑坡。日本先于我國研究開采技術,卻因泥沙堵塞管道問題解決不了,‘可燃冰’開采遲遲未能取得進展。雖然我國不是第一個發現‘可燃冰’的國家,也不是第一個開采出‘可燃冰’的,但我們之所以敢宣稱是世界第一,是因為‘穩定開采’這四個字?!?/p>
當然,也有另外一類聲音:“此次使用的鉆井技術,‘可燃冰’開采技術和鉆井船舶都是常規技術和設備。這種用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和裝備來開采“可燃冰”全世界所有大石油公司都會干,都能干?!?/p>
“如果出現大面積海底甲烷氣溢出,就會是生態災難......”
“有什么樣的技術可以把‘可燃冰’融化后溢出的甲烷氣蓋在海底之下而不溢出海底呢?目前世界沒有,中國也沒有! ”
此外,在關于“可燃冰”的報道中,還鬧出了“50000公里”這樣的烏龍。令人遺憾的是,這個報道中的烏龍助長了另外一個方向的輿論:認為中國這次試采完全沒有意義,甚至是自欺欺人。
無論對于“可燃冰”是“揚”也罷,“抑”也罷,作為科學儀器及分析測試行業的門戶網站,我們更加關注的是“可燃冰”的探測技術。
據了解,深??扇急綔y在技術上目前已經有了很大突破,然而仍存在價格昂貴(例如,“深海甲烷原位探測系統”其纜控機器人價格在4000萬元/臺以上)、整套探測裝置非常復雜、探測能力有限、難以適應可燃冰分布特點的探測等一些問題。
不過,已經有技術專家正在著手開發新型深??扇急綔y系統,其中包括一位年逾七旬的老人,合肥奧義克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技術帶頭人丁厚本教授。丁厚本自1963年起從事國防科技工作;1986年至1991年,任核九院工學院院長;1991年7月,作為安徽引進的高科技人才回安徽合肥工作。
他主持研發的深??扇急綔y系統,旨在提供一種基于γ射線康普頓背散射掃描技術的深??扇急綔y器。據奧義克斯公司相關材料顯示,它能直接、快捷、安全、準確地判斷是否為可燃冰;且設備生產成本低,裝置構造簡單,容易操作。這一項目曾經在2016年首屆四川省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菁英大賽中獲一等獎。